野外定向
野外定向,又名定向越野,是一种在野外利用地图和指南针,以不同形式去完成一段路程,并在检查点为检查卡(记录卡)打上印记的活动。?xml:namespace>
野外定向历史
- 定向越野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,有认为定向越野是起源于1918年瑞典童军领袖吉兰特(Major Evnst Killander)发明的一种“寻宝活动”——一种用来训练童子军在野外辨别方向及体能的练习,也有看法认为定向越野源自于军队的野外作战训练。早期的定向越野运动只在北欧国家流行,有资料记载的第一次定向越野比赛是在1897年由挪威举办的公开赛。1932年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锦标赛。
-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驻扎在英国的挪威反抗军将这项运动引进英格兰,并迅速在热爱户外活动的英国人民中大受欢迎。其后,定向越野活动传播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国家,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。1961年,国际定向越野联合会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成立,最初的成员国有十个,分别是保加利亚、捷克斯洛伐克、丹麦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(东德)、芬兰、匈牙利、挪威、瑞典、瑞士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(西德)。总会制订了定向越野运动的一系列项目和规则。1977年定向越野运动得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承认。至2008年,国际定向越野运动总会已经有69个会员国。
野外定向分类
- 最基本的定向越野形式为徒步定向越野。比赛者依比赛时间,可以分为白日越野和夜晚越野。依比赛形式,可以分为个人赛、接力赛与团体赛。依比赛成绩决定的方式,可以分为单项比赛、综合比赛(将若干项单项比赛的成绩之和计为总成绩)以及资格赛(用双淘汰制直至决出冠亚军的比赛)。依比赛距离又可以分成短距离冲刺赛、中距离赛、长距离赛和超长距离赛。
- 最根本的比赛分类是依通过检查点的顺序。顺点式定向越野是指参赛者需要按照一定顺序通过各个检查点,在最短时间内按顺序通过所有检查点的参赛者为冠军。而在积分式定向越野中,参赛者可以自由选择通过检查点。这时的检查点会依地形难易程度和位置而被给予不同的分值,某些检查点的分值还会在超过一定时间后下降。在规定时间之内能够拿到最高分值的参赛者为冠军。还有一种比赛方式叫做循线式定向越野。参赛者需要循着地图上已经标明的路线前进,并将沿途遇到的检查点记录下来,最后名次的高低由描绘的准确程度和通过时间的长短来决定。
- 近年来,定向越野发展出多种分支,如自行车定向(Mountain-Bike OL)、滑雪定向(Ski OL)等,另外还有城市定向、独木舟定向等等。
野外定向装备与器材
- 进行定向越野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包括定向地图、检查点标志旗(点标旗)、指北针、点签和检查卡(或电子检查设备)等。
- 检查点和检查点标志旗
野外定向的检查点是由主办者预先在场地内选择好的地点。在比赛中,参赛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检查点。主办者在选择了检查点后,会在检查点处悬挂检查点标志旗(简称点标旗)。检查点标志旗一般是左上为白色直角三角形、右下为橙红色直角三角形的旗子,贴在一个上下空心的立方体形的支架的四面。旗子的大小为30厘米30厘米。
- 定向的地图
定向越野地图的运动员使用的是专门为定向运动制作的地图,显示比普通的远足地图更详细,即使很细小的地形特征,不明显的小径、河流等等,也会在定向地图中显示出来,以提供更多资料给运动员。由于参加者可能需要穿越有各种类型的场地,所以地图上会显示每个小区域所覆盖的植被状况,并相应地指出该区域的通行度(一个介于0 与1 之间的百分比数,数值越高表示通过时的难度越低)。一般地图上颜色越深的区域通行度越低。
定向的地图比例尺较大,等高线间距也较密。一般使用的比例尺是1:10000,长距离赛事(Long)使用的比例尺是1:15000或1:10000,等高线间距为5米,短距离赛事(Sprint)使用的比例是1:5000或更大,等高线间距也更少。地名、等高线高值等资料,大多都不会在地图上显示。
- 检查系统
为了确定每个选手是否通过检查点,选手在比赛开始前会领到一张检查卡,上面的表格列出了全部检查点,并在每个检查点的格子旁边注明它附近的地形特征(在洼地里、小丘上或挂在树上等等)。检查点标示旗的支架上挂有点签。点签有印章式和打孔式两种,目的是在检查卡上留下独特的记号,所以要么是有独特的点签图案或数字的印章,要么是能够打出特定形状的孔的打孔器。选手找到一个检查点后,将点签图案或数字印在检查卡上,表示通过了这个检查点。
近年来越来越多比赛使用电子打孔器作为检查系统,选手在比赛前领到一个点签器(有可以嵌在手表中的腕式点签器或套在手指上的指式点签器),通过检查点时只需要将点签器放在电子打孔器旁,让打孔器感应到即可。打孔器会将信息传到主电脑上。这样主电脑可以即时收到选手已经通过的检查点以及通过的时刻,并可以防止选手改变通过检查点的顺序的问题。
野外定向以及预测天气
利用自然特征定向
(1)利用太阳定向
众所周知,太阳由东向西移动,而影子则由西向东移动。例如,早晨6时,太阳从东方升起,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;到中午12时,太阳位于正南,影子便指向北方;到下午6时,太阳到正西,影子则指向东方。因此,可以根据太阳和物体的阴影,粗劣判定方向。
1)太阳-标杆 利用太阳定向时,标杆可以发挥作用。找一根又高又细的标杆,使它与地面垂直放置,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,至少过10分钟以后,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头,那么,A,B两点连线就是东西方向,与其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,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,相反方向是北方。
2)太阳-手表 利用太阳定向时,手表同样可以发挥作用。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,将手表的时针指向太阳,此时表盘上的“12”便指向西方;如果“3”对向太阳,“12”便指向北方;中午12时,太阳位于南方,表盘上“6”对向太阳,则“12”指向北方。
应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。以东经120°为准,经度每向东15°,将北京时间加1小时,每向西15°,则北京时间减1h,即为当地时间。如乌鲁木齐市的地理坐标是东经87.70,则(120-87.7)÷15=2.15(h),粗略为2小时。将北京时间减去2小时,就是乌鲁木齐市当地时间,其余类推。
注意:夏天在台湾省嘉义、广东省汕头东北的南澳岛、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、云南省个旧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,以上方法不能适用。
(2)利用星星月亮定向
1)利用北极星定向 首先寻找大熊星座(北斗星),然后,沿着勺边A,B两星的连线,向勺口方向延伸,约为A,B两星间隔的五倍处,有一颗明亮的星,就是北极星。
在北纬40°以南地区,在看不到北斗星的情况下,首先寻找由五颗星组成的呈“W”形的仙后星座,在“W”字缺口中间的前方,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,就是北极星。
2)利用南十字星座定向:在北纬23°以南地区,上半年可以寻找南十字星座(四颗明亮的星),其对角相连成为十字,沿A,B两星连线向下延伸,约在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即为正南方(图10-7)。
3)利用月亮定向:月亮升起的时间,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晚48~50分钟,如农历十五的18时,月亮从东方升起。到了农历的二十,相距5天,就迟升4小时右,约于22时于东方天空出现。月亮“圆缺”的月相变化也是有规律的。农历十五以前,月亮的亮部在右边,十五以后月亮的亮部在左边。上半个月称为“上弦月”,月中称为“满月”,下半月称为“下弦月”。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。
(3)利用特殊建筑定向
譬如,庙宇、宝塔、住房,大多是坐北朝南;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的门朝向东方(礼拜者面向西方)。
- 2.预测天气
前人在预测天气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,对野外探险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
(1)观察云层
一般说来,云层越高,天气越好;在黑压压的云层下飘浮着小块乌云,通常会有阵雨;悬在高地上的云层意味着会有雨,除非它在午时之前移开。
1)高积云:类似于卷积云,预兆天气良好。它覆盖面广,云层厚,白中有暗,多出现在暴雨之后。
2)积雨云:为低层雷云,云色乌暗,常带来强烈暴风雨、雷鸣和闪电。
3)积云:蓬松状白云,如同团团棉絮漂浮在空中。如彼此分开意味着将是美好的晴天;如果发展越来越大,前端越来越多,可能要降临暴雨。
4)卷云:冰晶形成的高层纯白色缕状云,也称“马尾云”,意味着天气清朗;如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以后形成卷积云,那么将要下雨或下雪。
5)高层云:在阳光、月光下像灰色幕幔。如湿空气靠近,云盘会消失,云层变厚、变暗,直至下雨。
6)雨层云:为低层乌云,意味着4小时之内有降雨,并持续几小时。
7)层积云:低层覆瓦状云,覆盖整个天空。云层较薄,阳光可以透射下来,可能带来雷阵雨,会在午后消失,天变晴朗。
8)层云:云层最低,犹如浓雾笼罩,可以形成蒙蒙细雨;如在夜间越来越厚,覆盖在清晨空中,通常会是晴朗的一天。
(2)天气谚语
各地天气谚语甚多,现列出一部分供作参考。
1)看云雾知晴雨:例如,“夜晚月亮有光晕,次日可能要刮风”、“初三月下有横云,初四日黑雨倾盆”、“早上云如山,黄昏雨连连”、“早起乌云现东方,无雨也有风”、“黎明乌云拦东,不落雨也吹风”、“黑云上顶,风雨不用请。一块乌云在天顶,再大风雨也不惊”、“早看东南,晚看西北”、“云盖大山顶,当日雨水盛”、“天上灰布点,细雨定连绵”、“红云变黑云,必是大雨淋”、“黑吃红,雨等不到明;红吃黑,雨等不到黑”、“日落火烧云,明朝晒死人”、“云交云,雨淋淋”、“人黄有病,天黄有雨”、“早雾晴,夜雾阴”、“日出雾难消,当日有雨”、“久晴大雾阴,久雨大雾晴”等。
2)看生物如晴雨:比如,“蜘蛛添丝,报好天时”,“蜜蜂出窝天放晴”,“蚂蚁筑防道,准有大雨到”,“青蛙叫,大雨到。中午青蛙叫,午后雨飘飘。青蛙白天叫得紧,下雨不用等时辰”,“蜻蜓满天飞,风雨在眼前”,“蚊子飞成球,风雨就临头。蚊子骤然多,明日雨滂沱”,“苍蝇附人抖不飞,三天之内雨不稀”,“龟背湿,雨在即”,“燕雀高飞晴天告,低飞雨天到”,“虫类纷纷飞,风雨即将起”,“雨中蝉鸣,很快天晴”,“水底起青苔,必有大雨来”,“河翻水泡,雨水将到”等。
野外定向的注意事项具体说明
- 1.用报纸引火,不易引燃木柴,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木屑,就可以引燃火苗。用石头起灶,灶口应朝风口,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,空气流通越好,火苗就越旺。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要在禁止火种的地方用火。灭火时,也要十分小心。将烧旺的火用水浇熄,确定火已全灭后,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,然后覆上土,将它恢复原状,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理准则。
- 2.不论是进行真正的徒步健身,对鞋子的选择都应讲究。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,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。步行鞋既轻又软,十分具有机械性。购买步行鞋时,该注意的要点如下:脚尖脚后跟的强度要适中,应有防滑条纹;试穿时,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。
- 3.在大自然中,受伤或生病的发生率较高,为了预防万一,应随时携带备有常用药品及救护用品的急救箱。
- 4.被石头拦倒或被树枝刮伤是家常便饭,但撞击到的若是要害部位,就有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。若只是手脚轻微碰撞,可用水等冷敷,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,这样的紧急处置已经足够。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,必须尽快送医院。
- 5.做菜时或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,先用水冷敷,不可将衣服撕下,待充分冷却之后,再请医生处置。
- 6.发生腹痛或腹泻是常事,这时,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,先暂时保暖身体,躺下让腹部好好休息一下。腹泻时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,应事前装备好胃药以应付此时所需